战国纪年:昭襄三十九年夏六月十三
全局态势:
秦据大梁,齐据桂陵,中原之战一触即发。
郢都、蓟城被占的楚、燕是否能够复国,赵国是否能在夹缝中自保,越国到底能走多远。
国战开始-第一阶段
楚国战场:
楚国今日单城夷陵开局,在宛城被卡中军的情况下目标很明确,举国猛攻郢都,国君霸王茶姬丶也是第一时间亲征鼓舞士气。
赵国战场:
赵国延续了昨日的战术,放弃东线,即便沙丘被齐国攻占,邯郸已无纵深也要全力在长平和秦军作战,似乎完全放弃了燕、齐、关外等地。
秦齐战场
齐国今日部署比较简单,全面向大梁施压,只分散出小股部队提防燕赵的突袭。秦国则是全面防守大梁和郢都的同时,分散火力向桂陵和长平进行袭扰。
第二阶段
秦楚战场
由于连年作战,楚军举国得到锤炼,秦军的中军已然无法再对楚军制造太多的阻碍,卡不住中军的秦国在标记不够的情况下,防守队伍速度大减,楚线秦军十分吃紧,襄阳、宛城、郢都同时起火下很难做到完美防守,楚军背靠出生点也无城可守反而无所畏惧。
秦赵战场
秦赵战场则显得整体比较平稳,泾阳和长平轮番被秦赵控制,双方谁也无法向前推进,秦国偏师无法越过赵国全军筑起的防线,赵国也无法对咸阳造成真正的威胁。
秦齐战场
大梁方面今日整体也是拉锯战,齐国上将南宫问天几乎没怎么出现,秦军也在大梁线做了重点防守,源源不断的精锐从函谷关向大梁增援,桂陵几经易帜,大梁却一直在秦军的掌控中。
第三阶段
今日的最后阶段,楚国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和战斗力,夺回郢都的同时在宛城、襄阳甚至武遂疯狂袭扰秦军,秦军则放弃进攻齐赵,和楚国在商於区域进行了大规模作战,再次将楚军压回了郢都,但大梁和长平全面防守的情况下,齐赵的进攻指挥愈发猛烈,只得再次抽调精锐保证大梁和西河的稳固,楚国见秦军精锐撤走则顺势开辟第二战场,自夷陵防线向川蜀发起进攻,一路推向南郑、汉中直逼咸阳,可惜的是秦军咸阳的预备队十分充足,面对楚军零星的攻击,很快反扑回去将其压制在巫郡再难前推,郢都也在秦军的反围攻下岌岌可危,但秦军大梁在齐国围攻下也在苦苦支撑,最后的血色7-9分钟里,大梁和郢都倒下的防守队伍数量堪比一二阶段的总和,可见三方精锐谁也不肯相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