Niantic估值超200亿元 硅谷风投如何错失Pokemon Go
近日,据市场调研公司Sensor Tower的报告显示,《Pokemon GO》自7月6日上线到8月1日,游戏内营收1.6亿美元(约合人民币10.7亿元)。值得注意的是,这个数字并不包括从线下商店获得的广告收入。

这样的成绩足以令任何一家开发商羡慕,也足以令任何一家风险投资惋惜,因为Pokemon Go的背后跟风险投资没什么关系,而几乎每个成功的硅谷故事背后都有他们的身影。
是Niantic不缺钱?NO!事实刚好相反。去年,Niantic正处于Google重组更名Alphabet过程中,为了避免Niantic成为Google大组织架构中的一个部门,Niantic CEO John Hanke要求从Google中剥离出去。剥离出去后,Hanke坚持做LBS游戏,但在融资路上到处碰壁,一是当时风险投资对LBS的理念不买账,二是John Hanke坚持Niantic1.5亿美金的估值让投资者退步。
最终,Hanke从Google、任天堂、The Pokemon Company及一些其它投资者中拿到了3500万美金,这也是其第一笔也是唯一一笔融资,让Niantic估值达到1.75亿美金。
Pokemon Go仅上线一个多月,花旗银行的报告显示这家公司的估值可能已经超过了30亿美金(约合人民币200亿元)。随着Pokemon Go的继续发酵,可能后续估值更高。
对Niantic来说,这是坚持与逆袭的故事。而对于某些风险投资来说,这是“亲自把钱推开”的经历。
以下是笔者编译的内容:
上个月,Pokemon Go迅速成为下载榜的霸主,而它成功的背后有很多功臣。
首当其冲的是其研发公司Niantic Labs的CEO John Hanke,他把地图和游戏知识结合在一起打造了一款史上最成功的移动游戏。Google也功不可没,它让Niantic剥离出去,追逐自己的理念,目前拥有Niantic的股份不足30%。当然,还有任天堂,是它把Pokemon IP授权给Niantic,并证明它的角色也可以在移动游戏取得成功。
但是Pokemon Go成功的背后却没有风险投资的身影。我们知道,几乎每个成功的硅谷故事都其助力。上周我们报道过,去年夏季,在Niantic从Google、任天堂和The Pokemon Company获得第一笔且是唯一一笔融资之前,很多顶尖的科技投资公司都拒绝投资他们。
这些投资机构不愿意投资Niantic透漏出当时Niantic不稳定的状态,当然也说明这些风投对未来的移动应用和游戏缺乏远见。据消息人士透露,至少5家大型风险投资机构跟Hanke会谈过。
其中三家——Andreessen Horowitz, Sequoia Capital和Kleiner Perkins Caufield & Byers拒绝对此事作出回应。
2015年夏天,Niantic处在十字路口。当时Google正在经历更名Alphabet的重组过程中,Niantic只有一款小众的LBS游戏《Ingress》,面临成为Google组织架构中一个部门的命运。Hanke不愿意回到庞大的Google组织架构中,所以他跟当时Google CEO Larry Page和管理人员David Lawee表示,他想独立出来。
那时,他已经开始跟日本公司The Pokemon Company洽谈相关事宜。The Pokemon Company监督Pokemon品牌的所有授权合作。另外,Niantic也开始在制作一款新的移动游戏。他唯一缺的就是钱。
有了这个想法后,Hanke开始寻找风险投资,跟他们阐述他的游戏公司理念,但是毫无成效。其中一家不愿意曝光公司名字的知情人士表示,他们的谈话大部分是关于LBS游戏理念和《Ingress》,并没有提到Pokemon。
另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士表示,“在Niantic获得Pokemon授权之前,我就知道这家公司,也关注过LBS游戏一段时间。问题在于这个理念看起来可行,却从未成功过。”
跟Hanke会谈过的其他风险投资在那之前就投资过LBS游戏,但都失败了。Kleiner Perkins和Accel Partners投资过Booyah,其LBS社交游戏《MyTown》是早期实验者,但没取得什么成绩。另外一位投资者表示,签到应用Foursquare是他轻视Niantic的另外一个原因。
“2011的推出的《Shadow Cities》,纽约时报为之疯狂,认为这是游戏的未来。”独立游戏分析师Tero Kuittinen表示,“这个游戏可以让用户在现实的纽约街道收集分数和对战,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。”
同时,Kuittinen也提到,风险投资可能已经厌倦了免费内购模式的手游行业,游戏公司因为早期几款爆款就呈现爆发式增长,但是在后续产品上却陷入挣扎境地。他表示,Zynga和King公司都是如此,另外Machine Zone、Supercell也依赖于换皮产品才得以维持。
Niantic没能和风险投资达成协议的另一个原因是双方的估值差异。Hanke认为Niantic估值在1.5亿美金左右,但一些投资者认为对于Niantic第一轮融资来说,这个估值过高。在跟FORBES采访中,Hanke并没有详细谈论这个问题,但是在今年3月U.C. Berkeley哈斯商学院的视频演讲中,他提到,“我们认定的估值跟VC投资通常投资初创公司的估值是存在一些差异”。但最终Hanke拿到了3500万融资,这让Niantic估值达到1.75亿美元。投资者包括Google、任天堂、The Pokemon Company、几名天使投资者以及旧金山的Alsop Louie Partners。
Pokemon Go的巨大成功证明Hanke的坚持是正确的。尽管Pokemon Go在很多国家还未上线,但是根据SurveyMonkey Intelligence数据显示,仅仅美国市场,日营收就达到600万美金左右,且到今年底,营收可能超10亿美元。现阶段虽然Niantic的估值是一个未知数,但花旗银行的报告显示Niantic的估值可能超过30亿美金。
不过,还是有一位错失这次投资的人士表示,他仍旧不看好这类游戏。“Pokemon Go的巨大成功反映了Pokemon IP的号召力,其成功主要归功于这部日本动漫的影响力,”他继续说道,“这个现象能维持2年还是10年?大多数现象表明仅能维持2年而已。”
Foursquare的联合创始人兼董事Dennis Crowley并不同意这个观点。他表示,“Pokemon Go让5000万的用户明白LBS,是众多尝试却失败的LBS游戏模式的验证。”
“Pokemon Go的成功会让更多的人制作更多的这类游戏--更多与现实世界互动的游戏。”他补充到,“这也让开发者在向VC解释LBS模式时变得更加容易。”
更多一线行业动态周边杂谈手游资讯活动新闻请继续关注高手游!